现在信息流广告泛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更好的投入信息流广告,为产品带来收益?
信息流广告现在是互联网广告的新宠,但既然是广告投入,就不是跟风,而是要取得好的收益。信息流广告追求高ROI比搜索推广难多了。没那么简单。信息流广告应该怎么投放?
一、目标群体需求分析
这里必须明确信息流广告的特点,以及信息流广告是如何转化的。
打个简单的比方:一般你去大型超市购物,很少会在超市刚买完你要买的东西就结账。你总会被货架上的其他东西吸引,产生购买欲望。一般我喜欢把超出额外购买的东西叫做感性消费。
广告在信息流上的转化其实也是为了让消费者在阅读新闻视频等信息时关注你的产品,从而进行感性消费。那么你在做目标群体分析的时候需要回答以下问题:
我的产品(服务)为用户解决了什么样的痛点?
为什么用户会关注我的产品(服务)?
我的产品(服务)最适合在什么场景下应用?
我的产品(服务)是用户根据解决方案的选择?
用户的人群画像是怎样的?
什么样的角色是用户容易接受的?
这六期每期都会是一个大题目,需要你有一个好的运营策划或者文案。通过这六个问题,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和调查。而不是围绕自己的产品属性进行推广。(当然,除非你是一件普通的日用品,比如衣服裤子),用场景打动用户,通过链接切身利益,刺激用户关注你的产品(服务)。
二、广告图片的设计
然后,我们为信息流广告设置创意地图。信息流广告一般分为两种风格:三小图和大图。具体的图像规格取决于信道要求。每个频道不一样,显示位置也不一样。总的来说,三小图的点击率高于大图。在选材上,需要和题目保持一致,具体图片上的信息和文案差不多可以在第一部作品完成后定型。
三.登录页面的逻辑顺序
在定义了创意之后,要考虑通过创意进入的人的转化。说到这,我们再来说说广告主信息流广告的目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应用下载(主要是游戏)
报名参加活动(基于H-show)
网上支付购买(客单价在以下,一般提供货到付款)
线上咨询,线下购买(主要是服务)
除了APP下载量,其他三个都需要在登陆页展现足够的逻辑。毕竟用户访问时间越长,跳出率越低,那么达到广告主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一般在设置逻辑上,以网上支付购买为例,我的排序顺序是:
用户痛点场景描述。(共鸣)
造成的麻烦和造成的后果。(担心的心态)
产品提供的解决方案。(用户需求)
品牌代言。(信任增强)
竞争产品的风险评估和比较(消除疑虑)
第三方评测。(普通心理学)
整个阶段要根据页面的设计适当增加转换按钮,避免用户查找不便,也要注意转换入口过于频繁引起用户反感。
四.信息流广告后台投放的设置
目前主流的信息流广告平台有今日头条、智汇推送、新浪付逸等,这些都是背景相似的。在这里,最重要的是把筛选条件展示给你的观众。那么之前的用户画像就派上用场了。
的主要尺寸如下:
年龄选择/性别选择/爱好选择/栏目选择/手机系统选择…
尤其是IOS和Android,最好分开测试。不要在同一个广告类型下选择,同时投放。因为在实测中发现,虽然IOS的流量没有Android高,但是ROI却高很多。
动词 (verb的缩写)促进数据跟踪
白花花的银子流出来之后,还没到坐享其成的阶段。真正让操作人员保持清醒的时候才刚刚开始。我选择了一个我认为合适的统计工具。我以前做过搜索。一般我还是选择百度统计来追踪转化,通过事件转化的标准来记录每一个付费的环节。然后通过查看热图,可以了解到各个设置的转换按钮是否能达到相应的目的。具体的数据分析这里就不进行了。
不及物动词A/B创意方案测试
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因为只有真实的用户和真实的数据反馈才是不断修正前进方向的方法。互联网的潮流瞬息万变,更不用说热门事件的优势了。而且产品的痛点和场景也不是唯一的。同样的设定,两套思路,需要时间去检验。
最后通过信息流的推广数据进一步完善用户画像,然后不断优化和测试实际效果。以上是我在广告信息流方面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作者:admin | 来源: | 发布于:2022-02-26 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