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都网络小编 发布于 年月日 评论() 阅读()
用户路径分析是将用户在APP或网站中的访问行为以Sankey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多用于辅助分析用户的行为偏好,优化和改进产品设计。我们经常听到“漏斗分析”这个词。漏斗分析不也是用户行为的可视化展示吗?【/K19/】“转化漏斗”所描述的用户行为是一个人为主动设定的有序过程,转化过程中用户的流失是可以观察到的。“用户路径”是探索性的。通过分析用户行为路径的分布,我们甚至可以发现一些未知的用户路径。
总之,用户路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在无序事件中发现有序的用户行为,找到优化用户路径闸门的关键。
用户路径分析的两个场景。了解用户行为偏好大富是某电商网站的老鸟运营。最近,公司老板给了他一个任务:
“大福,数据显示我们网站的未付款订单数量有点高。看看如何增加付费订单的数量,降低未付费订单的比例。”
大福通过用户路径分析,发现用户在退出“支付订单”后,再次搜索了相似的商品。凭借多年的电商经验,大福判断出这些用户虽然有购买意愿,但再次搜索相似产品的行为,是比价的一种表现,这说明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部分用户的支付欲望。对此,大福采取了针对性措施:①订单未支付,超过分钟后自动取消;②在支付页面放置优惠券。
新版电商网站上线后,大富再次发现,用户提交订单后,由于分钟的时间限制,产生了紧迫感,因此更愿意立即支付订单。同时,在支付页面附近放置优惠券的方式刺激了对价格敏感的客户,支付订单数量大幅提升。至此,大富愉快地完成了Boss的任务。
优化和改进产品设计,提升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是一个很深很大的话题。在《用户体验要素》一书中,提出用户体验要素包括用户感知层、角色框架层、资源结构层、能力圈范围层、战略存在层五个方面。用户路径分析是帮助产品在角色框架层发力。
一个角色就是框架每个页面包含的元素,链接关系,调用规则等等。用户路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用户行为的流程链有多长,用户流失在哪里,用户是否按照我们预期的路径在操作等等。
下图是一个小区的改装栗子:
一个社区内用户之间的互动较少,于是推出了“分享评论”功能,促进用户之间的互动。相关人员通过监测数据发现,“分享评论”功能渗透率很低。相关人员通过用户路径分析发现,用户在转发评论前,应先点击评论后面的“……”,等待底部的操作栏弹出“分享评论”功能。根据用户路径的数据,底部弹出“分享评论”功能,有大量用户流失。所以对PM进行了改版,新版本直接显示分享按钮,大大缩短了用户的分享评论路径,有效提升了社区互动。
实际上,“用户路径”是隐性的,只有经过跟踪才能得到,在使用用户路径分析指导设计和产品策略时,并不是像姑娘的裙子一样——越短越好,用户路径的延长与缩短,都有一定的表现形式与功能,选择适合的就好。总之,用户路径能发现用户路径长短、某个节点的流量来源及占比、与预期的用户路径差距在哪里,从而帮助同学们做出针对性地调整。如何根据选择的start & End事件设计数据工具产品的类型?,参与分析事件,掩埋事件,按照上报时间对符合条件的日志进行排序,形成三池图。比如,如果启动事件设置为:启动App;会话间隔最小;;启动App,喜欢,点击Banner,分享,关注,评论,分享作为参与分析的事件,生成三基图。总之,用户的每一个路径背后都有不同的动机。通过用户行为路径,我们能够清晰看到用户行为特点与背后原因,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快速找到用户动机,从而引领用户走向较优路径或者期望中的路径。来源:一个数据人的自留地
百都微海报作者:徐州百都网络 | 来源: | 发布于:2022-03-19 0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