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功打造自己的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见问题

品牌和产品最大的区别是,产品在货架上,而品牌存在于顾客心中。

我们在日常谈论品牌的时候,品牌个性、品牌形象、品牌认知、品牌体验、品牌价值、品牌态度、品牌情感、品牌个性、品牌知名度、品牌联想、品牌美誉度等我们谈论的词汇,都指向人类的基本心理现象。

广告教父大卫·奥格威说,品牌代表一种形象。

每一个广告都应该是对品牌形象的长期投入,品牌形象来自于客户对产品、企业、用户自身的综合联想。联想是一种心理现象。

也就是说-

所有的品牌模式都是基于心理学原理,最终来自于人的心理认知和学习过程。当人们被添加到产品中时,品牌才真正发挥作用。

品牌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品牌的内戏。

打造一个成功的品牌,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对顾客的内心施加影响。让客户了解你,了解你,认同你。

基于对顾客心理的考虑,品牌建设有四种范式:

品牌,体验品牌,文化品牌,社交品牌。

一、概念品牌

当人们接触、购买和使用某种产品时,该产品会通过感官在人脑中留下印象。产品输入的这些印象和其他信息,经过心智的加工,会成为人们内心的心理活动(形成对产品的评价),进而支配人们的行为(决定是否购买这种产品)。

这整个过程叫做认知。

概念是抽象地总结和提炼用户对产品的印象。是对用户感受的格式化,是对产品背后的概念、命题、理念、原理的归纳和总结。

通过品牌理念传递它希望用户掌握的知识。让用户知道你产品的价值,认同你的产品理念,让用户知道你是谁,你代表什么,和其他品牌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品牌的核心是为品牌锁定一个核心价值,然后整个品牌围绕这个价值主张进行设计和传播。当然,创意不仅包括产品本身是什么,还包括产品为什么是什么。

为什么要打造这样的品牌,为什么要生产这样的产品?从单纯的宣传产品理念,到传播产品背后的理念,以及产品用户应该延续什么样的生活理念。

这些理念的传递,不仅有助于品牌赢得用户的认可,也有助于品牌找到自己的用户是谁。宝马的“悦”,可口可乐的“爽”,红牛的“能量”,农夫山泉的“自然”,都是打造概念品牌最生动的案例。

第二,体验品牌

如果说概念品牌更吸引用户的感知,那么体验品牌影响用户的感知。

感知以感觉为基础,但又叠加了更复杂的心理活动,如记忆、想象、思维等。感觉不如感知深刻全面,但感觉是更直观的刺激。

有句话叫孩子只能明辨是非,大人只看利弊。这是不对的。很多时候,成年人不看利弊,看好恶。我愿意做自己喜欢的事,哪怕无利可图;厌恶,无论怎么宣扬它的好处和好处都是无所谓的。

我们通常认为行为改变的顺序是:分析→思考→改变;但其实变化的顺序是:看见→感觉→变化。

当你看到某样东西时,它会触发你的感官和情感。喜欢就会,然后就会行动。

而所有这些施加在用户感官和情感上的影响,我称之为体验。

打造完美的用户体验,首先品牌要有设计感,包括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店铺设计、VI视觉设计、产品体验和流程设计、服务设计等环节。

想想你手里的苹果手机。这个体验品牌的建立,是基于苹果产品简约人性化的设计、手机UI和交互的设计、Apple store专卖店的设计等一系列设计所营造的完美体验,让你爱上这个品牌。

其次,是多感官信息传递。除了视觉,还包括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等。让我们回到手机,看看这些年来手机厂商对材质的研究,无论是金属、玻璃、陶瓷、塑料...只为让你握着手的时候感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光滑细腻。

最后,体验品牌的设计还需要用户情感的注入,在产品使用、传播、推广的各个环节唤起用户对品牌的情感反应,使用户产生信任、喜爱、惊喜、敬畏、兴趣、乐观、快乐、舒适等情绪和情感。

所以,想要影响人们的购买决策,就要在情感层面下功夫,让顾客对你的品牌形成积极美好的印象、感知和情感体验。

第三,文化品牌

说到酒品牌和茶品牌,很多人会说,中国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和茶文化,我们要围绕这些文化来打造品牌。

但如果你深入观察这些行业,你会发现,成功的葡萄酒品牌是完全没有文化的。高端白酒品牌强调品牌地位和稀缺性,鲁香老窖的正宗香气和国窖的历史味道,洋河蓝的政商情怀的经典中国梦,茅台因其国酒地位和产品的稀缺性而广受追捧。

你看,哪个白酒品牌是围绕酒文化打造的。在品牌打造的过程中,他们有没有把重点放在饮具、饮法、酿酒技术和体系上?这些白酒大多不够成功,因为这些“白酒文化”离消费者太远。

小罐茶的成功在于通过其产品设计和大师“手工制作”的卖点提升了产品档次,为茶道制定了固定的定价标准,从而打开了礼品市场。它宣扬的是什么茶文化?

真正的文化品牌建设,并不是来自强调产品自身工艺、器皿、产品标准的所谓文化,因为传播本质上是自说自话,与消费者无关。

这里的文化品牌建设指的是用户文化。

是一个特定的消费群体在整个社会背景下所共有的欲望、梦想、压力和冲突。它是一种集体意识。

所以,如果一个品牌是为特定的用户群体设计的,想成为这部分人的专属,那么品牌就要为自己构建一个文化身份的图景。

品牌需要对这个用户群体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洞察,了解他们的爱恨情仇,了解他们的社会压力和身份焦虑,了解产品在他们的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和意义,了解产品如何改善他们与他人和群体的关系。

只有这样,品牌才能成为群体的共识和信仰,成为一群人的标志和图腾。

第四,社交品牌

如果说,概念品牌、体验品牌、文化品牌这三种品牌范式还在作用于顾客的心理层面,用来建立用户的认知,影响用户的情绪,刺激用户的感官,改变用户的态度。

那么社交品牌的打造就是在客户行为层面发力。通过与用户的大量互动,建立关系,培养粉丝,为品牌建设奠定基础。

只有用户愿意和你发生关系,才能成为你的粉丝;有了忠实的粉丝,品牌才有坚实的基础。

今天所有流量明星的个人品牌无一例外都是社交品牌的范式。火箭少女,TFBOYS,,坤,等...他们通过微博、饭局圈、握手会、生日会、见面会、互动综艺,与粉丝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心理纽带。

尤其是最近,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全国人大事件,就是周杰伦和坤之争。每一个参与这场战争的粉丝,他们与偶像的情感联系,都更近了一步。

无论是概念品牌、体验品牌、文化品牌还是社交品牌,每一个品牌建设范式的中心都是客户和人的参与。

用最简单的公式表达就是:品牌=产品+用户。

没有用户,没有品牌。


文章来自微信官方账号:空手作者:空手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来源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编辑,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作者:admin | 来源: | 发布于:2022-03-15 01:25:42